2025常熟市职业技能竞赛理论样题(工程测量)

发布日期:2025-09-28

一、单项选择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A、先控制后碎部
B、先测图后控制
C、控制与碎部并行
D、测图与控制并行
答案:A

 

2、通常认为,代表整个地球的形状是 ( ) 所包围的形体。
A、水准面
B、参考椭球面
C、大地水准面
D、似大地水准面
答案:C

 

3、测量上确定点的高程是通过 ( ) 工作来实现。
A、边长测量
B、距离测量
C、角度测量
D、高差测量
答案:D

 

4、在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中,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除了观测水平距离以外,通常还需要观测 ( )。
A、水平角
B、垂直角
C、高差
D、天顶距
答案:A

 

5、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
A、大地水准面
B、水准面
C、水平面
D、平均海水面
答案:A

 

6、地面上某点到国家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是该点的 ( )。
A、假定高程
B、比高
C、绝对高程
D、高差
答案:C

 

7、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 ) 的水准面。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
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答案:C

 

8、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 )。
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答案:A

 

9、大地水准面可以用一个与它非常接近的椭球面来代替,这个椭球面称为 ( )。
A、参考面
B、参考椭球面
C、地球面
D、参考地球面
答案:B

 

10、若 A 点的高程为 85.76m,B 点的高程为 128.53m,设假定水准面高程为 100m,并设为 ±0.00 标高,则 A、B 点的标高为 ( )。
A、85.76m,128.53m
B、-85.76m,-128.53m
C、14.24m,-28.53m
D、-14.24m,28.53m
答案:D

 

11、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 )。
A、72.260 m
B、72.289 m
C、72.269 m
D、72.280m
答案:A

 

12、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 )。
A、两根都是从 4687 开始
B、两根都是从 4787 开始
C、一根从 4687 开始,另一根从 4787 开始
D、一根从 4677 开始,另一根从 4787 开始
答案:C

 

1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应不大于 ( )。
A、5m
B、3m
C、1m
D、10m
答案:A

 

14、水准仪 i 角是指 ( ) 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夹角。
A、纵丝与视准轴
B、管水准轴与视准轴
C、管水准轴与横丝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
答案:B

 

15、已知 AB 两点高程为 11.166m、11.157m。今自 A 点开始实施高程测量观测至 B 点,得后视读数总和 26.420m,前视读数总和为 26.431m,则闭合差为 ( )。
A、+0.001m
B、-0.001m
C、+0.002m
D、-0.002m
答案:D

 

16、在水准测量中设 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读数为 1.124m,前视读数为 1.428m,则 B 点比 A 点 ( )。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确定
答案:B

 

17、DS1 水准仪的观测精度 ( ) DS3 水准仪。
A、高于
B、接近于
C、低于
D、等于
答案:A

 

18、支水准路线成果校核的方法是 ( )。
A、往返测法
B、闭合测法
C、附合测法
D、单程法
答案:A

 

19、如果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需调节 ( )。
A、目镜调焦螺旋
B、物镜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
答案:A

 

20、消除视差应 ( )。
A、先调目镜调焦螺旋,再调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B、先调物镜调焦螺旋,再调目镜调焦螺旋
C、微倾螺旋
D、脚螺旋
答案:A

 

21、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 )。
A、视准轴水平
B、十字丝分划板清晰
C、物像位于十字丝分划板面上
D、望远镜对准目标
答案:C

 

22、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应小于等于 ( )。
A、100m
B、80m
C、75m
D、50m
答案:A

 

23、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 ( ) 的作用。
A、高程
B、水平角
C、距离
D、方向
答案:A

 

24、一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6 测站完成,观测高差总和为 + 12mm,其中两相邻水准点间 2 个测站完成,则其高差改正数为 ( )。
A、+4mm
B、-4mm
C、+2mm
D、-2mm
答案:B

 

25、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的高差为 - 0.073m,红面的高差为 + 0.025m,则平均高差是 ( ) m。
A、-0.024
B、0.024
C、0.074
D、-0.074
答案:D

 

26、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
A、测量记录应保证原始真实,不得擦拭涂改
B、测量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应填项目不能空缺
C、为保证测量记录表格的清洁,应先在稿纸上记录,确保无误后再填写
D、在测量记录时,记错或算错的数字,只能用细斜线划去,并在错数上方写正确数字
答案:C

 

27、三等水准测量实施时,在一测站上的观测顺序应该为 ( )。
A、后后前前 黑红黑红
B、后前前后 黑黑红红
C、后后前前 黑黑红红
D、后前前后 黑红黑红
答案:B

 

28、在 A、B 两点进行往返水准测量,hAB=+1.383,hBA=-1.362,已知 HA=68.254m,则 B 点的高程为 ( )。
A、66.867m
B、66.882m
C、68.892m
D、69.626m
答案:D

 

29、在水准线路中,将相邻的两个水准点中间的观测称为一个 ( )。
A、测程
B、测区
C、测站
D、测段
答案:D

 

30、关于水准测量做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等级水准测量都应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
B、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可以直接转入内业计算
C、水准仪 i 角误差可以通过前后视距相等来消除,作业前可以不检查 i 角
D、如果没有标尺零点差,水准标尺前后互换是可以的
答案:A

 

31、在山区测量时,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限差是 ( )。
A、±4√n
B、±6√n
C、±20√L
D、±12√n
答案:B

 

32、用水准测量法测定 A、B 两点的高差,从 A 到 B 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 1.234m,前尺中丝读数 1.470m,第二测站前尺中丝读数 1.430m,后尺中丝读数 0.728m,则高差 hAB 为 ( ) 米。
A、-0.938
B、-0.466
C、1.922
D、0.938
答案:A

 

33、在平地测量时,A-B 路线长度 0.64km,共 6 站,B-C 路线长度 0.32km,共 4 站,C-A 路线长度 0.48km,共 6 站,三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是 ( ) mm。
A、12.0
B、14.0
C、16.0
D、24.0
答案:B

 

34、在山地测量时,A-B 路线长度 0.64km,共 16 站,B-C 路线长度 0.32km,共 8 站,C-A 路线长度 0.48km,共 12 站,三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是 ( ) mm。
A、12.0
B、24.0
C、36.0
D、72.0
答案:B

 

35、一附合水准路线 A→1→2→3→B,已知 HA=211.198m,各段的实测高差分别为:h1=+4.768m、h2=+2.137m、h3=-3.658m、h4=+10.024m,这段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 ( )。
A、+0.062m
B、-0.062m
C、+0.016m
D、-0.016m
答案:B

 

36、设 HA=15.032m,HB=14.729m,hBA=( ) m。
A、-29.761
B、-0.303
C、0.303
D、29.761
答案:C

 

37、在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时,某一测段按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改正数的公式为 ( )。
A、V=fh/N(N - 测站数)
B、V=fh/S(S - 测段距离)
C、V=-fh/N(N - 测站数)
D、V=-fh/S(S - 测段距离)
答案:C

 

38、如果 A、B 两点的高差 hAB 为正,则说明 ( )。
A、A 点比 B 点高
B、B 点比 A 点高
C、hAB 的符号不取决于 A、B 两点的高程,而取决于首次假定水准面
D、不能确定 A、B 两点高低
答案:B

 

39、自动安平水准测量一测站基本操作 ( )。
A、必须做好安臵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检查补偿器是否正常,读数记录
B、必须做好安臵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
C、必须做好安臵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
D、必须做好安臵仪器,瞄准标尺,粗略整平,读数
答案:A

 

40、DS3 水准仪,数字 3 表示的意义是 ( )。
A、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超过 3mm
B、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3mm
C、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 3mm
D、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极限误差不超过 3mm
答案:A

 

41、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答案:C

 

42、大地水准面是( )。
A、大地体的表面
B、地球的自然表面
C、一个旋转椭球体的表面
D、参考椭球的表面
答案:A

 

43、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B、1956 年黄海高程系
C、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D、1985 国家高程基准
答案:D

 

44、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差
答案:B

 

45、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看清十字丝
B、看清物像
C、使视准轴水平
D、使十字丝横丝水平
答案:A

 

46、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操作步骤是( )。
A、仪器安置 粗平 调焦照准 精平 读数
B、仪器安置 粗平 调焦照准 读数
C、仪器安置 粗平 精平 调焦照准 读数
D、仪器安置 调焦照准 粗平 读数
答案:B

 

47、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确
B、目镜调焦不正确
C、前后视距不相等
D、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答案:D

 

48、目镜对光和物镜对光分别与( )有关。
A、目标远近、观测者视力
B、目标远近、望远镜放大倍率
C、观测者视力、望远镜放大倍率
D、观测者视力、目标远近
答案:D

 

49、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四等水准测量中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 )mm。
A、2
B、3
C、5
D、10
答案:C

 

50、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
答案:C

 

51、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A、消除或减弱管水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管水准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答案:D

 

52、水平角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
A、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B、确定点的高程
C、确定水平距离
D、确定高差
答案:A

 

53、经纬仪对中和整平的操作关系是( )。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
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
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答案:A

 

54、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照准部应( )旋转。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答案:A

 

55、水平角观测短距离迁站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仪器固定于脚架,扛在肩上
B、一手托住仪器,一手抱住架腿,夹持脚架于腋下
C、双手抱住脚架,夹持于腋下
D、不作要求
答案:B

 

56、采用测回法测水平角时,盘左、盘右 2 个半测回角值应( )。
A、相差 40″
B、是 6 的倍数
C、为不等于 0 的常数
D、理论值相等
答案:D

 

57、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平均海水面称为( ),由此推算出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为( )m。
A、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 72.260
B、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72.260
C、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 72.289
D、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72.289
答案:B

 

58、直线方向的表示法有( )
A、水平角
B、竖直角
C、方位角
D、象限角值
答案:C

 

59、确定某一个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需进行( )测量工作。
A、角度和高差
B、距离和高差
C、角度和距离
D、高差和高程
答案:C

 

60、下列哪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A、水平角测量中对中误差
B、水准测量中估读毫米数不准
C、视差的影响
D、水平角测量中度盘刻度误差
答案:D

 

61、水准面是自由静止时的海水表面。它是一个( ),有( )个。
A、平面 无数
B、曲面 唯一
C、曲面 无数
D、平面 唯一
答案:C

 

62、地面点的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程。
A、任意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水准面
D、水平面
答案:A

 

63、水平角是:( )
A、两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B、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C、两目标方向线间的夹角在竖直面内的投影。
D、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答案:D

 

64、下列关于建筑总平面图的阅读,错误的是:( )
A、建筑总平面图表明了建筑红线范围,红线桩或控制点数据,新建的建(构)筑物的位置、道路及各种管线等总体布局。
B、建筑总平面图表明了原有建筑围墙的位置,作为新建工程定位的依据。
C、建筑总平面图表明了高程,如建筑物的首层地面高程,室外场地高程等。
D、建筑总平面图表明了总平面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整体朝向等。
答案:B

 

65、水准测量中,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000m,后视读数为 1.125m,前视读数为 2.571m,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
A、43.696m
B、38.554m
C、41.446m
D、36.304m
答案:B

 

66、距离丈量的精度可以用什么来衡量( )
A、中误差
B、平均误差
C、相对误差
D、限差
答案:C

 

67、施工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与标高只有数值不写单位,按规定其单位应是( )。
A、mm 与 mm
B、mm 与 cm
C、cm 与 m
D、mm 与 m
答案:D

 

68、一条指向正南方向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分别为:( )
A、90°,90°
B、180°,0°
C、0°,90°
D、270°,90°
答案:B

 

69、表示建筑物局部构造和节点的施工图是( )。
A、标准图
B、剖面图
C、详图
D、平面图
答案:C

 

70、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
①水平角;②竖直角;③坡度;④水平距离;⑤高差;⑥方位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答案:C

 

71、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 hBA=2.324m,则 B 点的高程 HB 为 ( )。
A、74.769m
B、70.121m
C、-74.769m
D、-70.121m
答案:B

 

72、关于在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观测人员视觉限制,导致读数时产生了估读误差。
B、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低,取决于测量所用的仪器本身的精度。
C、测量工作多为室外作业,因此对于天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必考虑。
D、为了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观测过程中应该选用合适的观测方法。
答案:C

 

73、在阅读施工图的时候,若想了解建筑物的总高度和分层高度,应在( )中查阅。
A、平面图
B、立面图
C、剖面图
D、详图
答案:B

 

74、某建筑物首层地面相对高程为 ±0.000m,其绝对高程为 46.000m;室外散水相对高程为 - 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 )m。
A、-0.550
B、45.450
C、46.550
D、46.000
答案:B

 

75、测量放线人员在审核施工设计图中,要着重审核( )图,要以后者为准,审核基础、首层平面及标准层的尺寸,而在前者上,要审核建筑物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及总体布局与尺寸是否合理、交圈。
A、总平面与建筑施工
B、总平面与结构施工
C、建筑施工与定位轴线
D、总平面与定位轴线
答案:D

 

76、在同一高程系统内,两点间的高程差叫( )。
A、标高
B、海拔
C、高差
D、高程
答案:C

 

77、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 )。
A、水准管轴
B、视准轴
C、圆水准器轴
D、竖轴
答案:B

 

78、基础施工图一般包括( )、基础详图和文字说明三部分组成。主要作为测量放线、挖槽、抄平、确定井点排水部位、打垫层、做基础和管沟用。
A、总平面图
B、建筑平面图
C、基础平面图
D、结构施工图
答案:C

 

79、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答案:D

 

80、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矩形建筑物、构筑物宜注三个角点的坐标以表明其位置,若某建筑物、构筑物只在对角两点注示坐标,则该建筑物、构筑物是( )。
A、矩形
B、北南方向
C、东西方向
D、与坐标轴平行
答案:D

 

81、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以( )方向为纵轴,记为( );以( )方向为横轴,记为( )。
A、南北方向 Y 东西方向 X
B、南北方向 X 东西方向 Y
C、东西方向 X 南北方向 Y
D、东西方向 Y 南北方向 X
答案:B

 

82、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与横轴,则望远镜纵转时将扫出一个( )
A、竖面
B、一个圆锥面
C、一个水平面
D、斜面
答案:B

 

83、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
A、对中、照准
B、调焦、读数
C、整平、照准
D、对中、整平
答案:D

 

84、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的是( )。
A、角度测量
B、水准测量
C、坐标测量
D、坐标放样
答案:B

 

85、用光学经纬仪测角半测回,后视读数为 351°33′18″,前视读数为 235°46′06″,则顺时针水平夹角 β 为( )。
A、244°12′48″
B、64°12′48″
C、115°47′12″
D、295°47′12″
答案:A

 

86、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
A、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答案:D

 

87、下列情况哪项使丈量结果比实际距离增大( )
A、钢尺比标准长
B、拉力或大或小
C、读数不准
D、钢尺不水平
答案:D

 

88、下面关于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答案:C

 

89、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
A、LL⊥VV
B、CC⊥HH
C、HH⊥VV
D、CC⊥L′L′
答案:D

 

90、望远镜对光的步骤是( )。
A、物镜对光、目镜对光、消除视差
B、目镜对光、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C、目镜对光、消除视差、物镜对光
D、物镜对光、消除视差、目镜对光
答案:B

 

91、下列关于水平角观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仪器高度要适中,对中要准确。
B、仪器安置要稳固,便于观测。
C、盘左、盘右瞄准目标时,应分别瞄准目标的左边、右边。
D、读数要正确,记录要清楚。
答案:C

 

92、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
A、0°
B、90°
C、180°
D、270°
答案:C

 

93、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临时选定的立尺点,其上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这些点称为( )
A、水准点
B、中间点
C、转点
D、待定点
答案:C

 

94、已知 A 点高程 HA=72.445m,高差 hBA= -2.324m,则 B 点的高程 HB = 为( )。
A、74.769m
B、70.121m
C、-74.769m
D、-70.121m
答案:A

 

95、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平时用的是( )。
A、自动补偿装置
B、管水准器
C、圆水准器
D、微倾螺旋
答案:A

 

96、普通水准测量时,在水准尺上读数通常应读至( )。
A、0.1mm
B、5mm
C、1mm
D、10mm
答案:C

 

97、水准测量中,设后尺 A 的读数 a=2.713m,前尺 B 的读数 b=1.401m,已知 B 点高程为 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答案:C

 

98、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 A 的读数大,前视点 B 的读数小,则有( )。
A、A 点比 B 点低
B、A 点比 B 点高
C、A 点与 B 点可能同高
D、无法判断
答案:A

 

99、设 HA=15.032m,HB=14.729m,hAB=( )m。
A、-29.761
B、-0.303
C、0.303
D、29.761
答案:B

 

100、两次仪高法观测两点高差得到两次高差分别为 1.235m 和 1.238m,则两点高差为( )。
A、1.236m
B、1.237m
C、2.473m
D、0.003m
答案:A

 

101、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 (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斜交
答案:A

 

102、水准测量工作间歇,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 ( ) 点。
A、水准点
B、转点
C、测站点
D、间歇点
答案:D

 

103、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 ( )。
A、总为零
B、与线路形状有关
C、为一不等于零的常数
D、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
答案:A

 

104、视线高为后视点高程与 ( ) 之和。
A、仪器高
B、后视读数
C、前视读数
D、高差
答案:B

 

105、经纬仪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为 ( )。
A、(L-R+360°/2)
B、(文档中对应选项 B 的公式)
C、(x-L-R-360°/2)
D、(R-L-360°/2)
答案:B

 

106、只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不反映地表起伏形态的图称为 ( )。
A、地形图
B、地图
C、平面图
D、立体图
答案:C

 

107、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若干个点之后,最后又回到该已知点,构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布设形式称为 ( )。
A、附合导线
B、闭合导线
C、导线网
D、支导线
答案:B

 

108、( ) 是根据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测得的竖直角,来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A、基平测量
B、水准测量
C、高程测量
D、三角高程测量
答案:D

 

109、电子经纬仪的读数系统是采用 ( )。
A、光电扫描度盘自动计数,自动显示
B、光电扫描度盘自动计数,光路显示
C、光学度盘,自动显示
D、光学度盘,光路显示
答案:A

 

110、测量工作中,在 ( ) 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100km²
B、半径 10km
C、10km²
D、半径 15km
答案:B

 

111、建筑方格网布网时,方格网的主轴线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方格网之间应长期通视,方格网的折角应呈 ( )。
A、45°
B、60°
C、90°
D、180°
答案:C

 

112、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答案:D

 

113、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测设数据是 ( )。
A、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
B、纵横坐标差
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
答案:C

 

114、( ) 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A、建筑方格网
B、建筑基线
C、导线网
D、水准网
答案:B

 

115、建筑方格网布网时,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 ( )。
A、80~120m
B、100~150m
C、100~200m
D、150~200m
答案:C

 

116、在施工控制网中,高程控制网一般采用 ( )。
A、水准网
B、GPS 网
C、导线网
D、建筑方格网
答案:A

 

117、建筑物的定位是指 ( )。
A、进行细部定位
B、将地面上点的平面位置确定在图纸上
C、将建筑物外廓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
D、在设计图上找到建筑物的位置
答案:C

 

118、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 ) 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A、影响
B、不影响
C、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
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
答案:B

 

119、在施工测量的拟定任务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测设建筑物的 ( )。
A、平面位置、方位角
B、平面位置、高程
C、距离、高程
D、距离、坐标
答案:B

 

120、全站仪主要是由 ( ) 两部分组成。
A、测角设备和测距仪
B、电子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
C、仪器和脚架
D、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
答案:B

 

121、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设置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输入测量时的气温和 ( )。
A、气压
B、湿度
C、海拔
D、风力
答案:A

 

122、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要设置 ( )。
A、乘常数
B、湿度
C、棱镜常数
D、温度
答案:C

 

123、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 )。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
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答案:A

 

124、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 )。
A、水准测量原理
B、导线测量原理
C、三角测量原理
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答案:D

 

125、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 ±(3+2×10⁻⁶・D) mm, 则用此全站仪测量 2km 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 )。
A、±7mm
B、±5mm
C、±3mm
D、±2mm
答案:A

 

126、全站仪有三种常规测量模式,下列选项不属于全站仪的常规测量模式的是 ( )。
A、角度测量模式
B、方位测量模式
C、距离测量模式
D、坐标测量模式
答案:B

 

127、下列关于全站仪使用时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全站仪的物镜不可对着阳光或其他强光源
B、全站仪的测线应远离变压器、高压线等
C、全站仪应避免测线两侧及镜站后方有反光物体
D、一天当中,上午日出后一个时至两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到半小时为最佳观测时间
答案:B

 

128、全站仪在测站上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安置仪器、开机自检、( )、选定模式、后视已知点、观测前视欲求点位及应用程序测量。
A、输入风速
B、输入参数
C、输入距离
D、输入仪器名称
答案:B

 

129、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是以 ( ) 来衡量的。
A、比例尺的分子
B、比例尺的倒数
C、比例尺的比值
D、比例尺的精度
答案:C

 

130、同一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的地方,实际地形越 ( )。
A、陡峭
B、平坦
C、高
D、低
答案:A

 

131、平面图上直线长度为 1mm, 相应的实地直线长度为 1m, 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 )。
A、01:01
B、01:10
C、0.11111111111111112
D、0.7361111111111112
答案:D

 

132、比例尺为 1:1000 的地形图上 A、B 两点,图上量得两点间长为 12mm, 已知 A、B 点的高差为 1m, 则直线 AB 的坡度 i=( )。
A、0.012
B、0.001
C、0.083
D、0.1
答案:C

 

133、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 ( ) 一定相等。
A、地面高程
B、水平距离
C、水平角度
D、处处相等
答案:A

 

134、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答案:A

 

135、为了计算和用图的方便,每隔四根基本等高线加宽描绘一条并注上高程的等高线,称 (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答案:B

 

136、为了表示首曲线不能反应而又重要的局部地貌,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答案:C

 

137、为了表示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局部地貌,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答案:D

 

138、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 ( ) 的曲线,形状相似。
A、开放
B、闭合
C、相连
D、断开
答案:B

 

139、以控制点作测站,将周围的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出,再绘成图,又称为 ( )。
A、碎部测量
B、整体测量
C、控制测量
D、小区测量
答案:A

 

140、下列关于地形图的综合取舍,说法错误的是 ( )。
A、1:500—1:2000 的地形图,图上能显示的地物、地貌应尽量表示
B、1:5000、1:10000 地形图,当地物、地貌不能逐一表示时,可综合取舍
C、两种地物聚于一起,不能一一表示,则只保留主要的地物
D、地物移位表示时,要保持相关位臵正确
答案:C

 

141、公路路堤应分别绘出路边线与堤边线,二者重合时,将其中之一移位 ( ) 表示。
A、0.1mm
B、0.2m
C、0.3mm
D、0.5m
答案:C

 

142、一般说 1:500-1:2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图上能显示的地物、地貌,( ) 表示。
A、全部
B、尽量
C、移位
D、单个
答案:B

 

143、山脊线和山谷线又被称为 ( )。
A、分界线和等高线
B、等高线和集水线
C、分水线和集水线
D、分界线和集水线
答案:C

 

144、在平地、丘陵地,图上的地物点相对附近图根点的平面位臵中误差不大于图上 ( )。
A、0.3mm
B、0.5mm
C、0.6mm
D、0.9mm
答案:C

 

145、利用全站仪测图时,下列不是等高线平面位臵误差的来源的是 ( )。
A、地形变换点未测点
B、地形点间地面坡度不一致
C、测量的地形点太密
D、棱镜杆未竖直、读数不准确
答案:C

 

146、在特殊困难地区,图上的地物点相对附近图根点的平面位臵中误差可相应放宽 ( )。
A、0.1
B、0.2
C、0.3
D、0.5
答案:D

 

147、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 比例尺。
A、3.513888888888889
B、1.4305555555555556
C、0.7361111111111112
D、0.3888888888888889
答案:A

 

148、按表示方式来分,地形图的比例尺可分为 ( )。
A、数字比例尺、图形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B、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C、直线比例尺、斜线比例尺、曲线比例尺
D、直比例尺、简式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答案:B

 

149、地形图的等高线是地面上 ( ) 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A、距离
B、高程
C、高差
D、坡度
答案:B

 

150、地形图上位于鞍部的某点,其高程为组成鞍部的 ( )。
A、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
B、一对山谷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
C、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加上半个等高距
D、一对山脊等高线的高程减去一个等高距
答案:A

 

151、半距等高线到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 ) 是相等的。
A、高差
B、等高线平距
C、坡度
D、距离
答案:A

 

152、辅助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基本等高距的 ( ) 倍。
A、2.0
B、1.0
C、2017-01-02
D、2017-01-04
答案:D

 

153、测图时,等高距选择的越大,图上等高线 ( )。
A、密度越大
B、平距越大
C、测绘工作量越大
D、反映实地地貌越不准确
答案:D

 

154、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 ) 的平面位臵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
B、房屋、道路、等高线
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
D、地物、等高线
答案:A

 

155、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 ( )。
A、地形
B、等高线
C、地形图
D、示坡线
答案:A

 

156、一段 324 米长的距离在 1:2000 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 )。
A、1.62cm
B、3.24cm
C、6.48cm
D、16.2cm
答案:D

 

157、比例尺分别为 1:1000、1:2000、1:5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A、1m,2m,5m
B、0.001m,0.002m,0.005m
C、0.01m,0.02m,0.05m
D、0.1m,0.2
答案:D

 

158、下列关于比例尺精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图上距离和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B、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精度为 5cm
C、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无关
D、比例尺精度可以任意确定
答案:B

 

159、下面说法是错误的是 ( )。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C、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答案:A

 

16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中规定,丘陵地的地面倾角为 ( )。
A、3°≤α<10°
B、10°≤α<25°
C、α≤3°
D、2°≤α<6
答案:A

 

161、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 ( )。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
答案:D

 

162、某地图的比例尺为 1:1000, 则图上 5.65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 )。
A、5.65 米
B、56.5 米
C、565 米
D、5.65 厘米
答案:B

 

163、已知 CD 的坡度 iCD=-0.65%,D 点高程 HD=100m,CD 的水平距离 DCD 为 1000m, 则 C 点高程 HC 为 ( )。
A、93.5m
B、-93.5m
C、106.5m
D、100.65m
答案:C

 

164、山脊线也称 ( )。
A、示坡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分水线
答案:D

 

165、地物符号主要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 ( )。
A、线形符号
B、点状符号
C、地物注记
D、地貌注记
答案:C

 

166、地形图上用于表示各种地物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位置的符号称为 ( )。
A、地形符号
B、比例符号
C、地物符号
D、地貌符号
答案:C

 

167、地形图上 26m、27m、28m、29m、30m、31m、32m 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 ) m。
A、26、31
B、27、32
C、29.0
D、30.0
答案:D

 

168、在 1:5000 地形图上,求得两点图上的长度为 18mm, 高程 HA= 418.3m,HB= 416.5m, 则 AB 直线的坡度如下正确的是 ( )。
A、0.02
B、-0.02
C、-2‰
D、+2‰
答案:B

 

169、接图表的作用是 ( )。
A、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B、表示本图的图名
C、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位臵关系
D、表示相邻图幅的经纬度
答案:C

 

170、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答案:B

 

171、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 )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答案:C

 

172、在 1:1000 的地形图上,量得 AB 两点间的高差为 0.586m, 平距为 5.86cm, 则 A,B 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
A、0.04
B、0.02
C、0.01
D、0.03
答案:C

 

173、在比例尺为 1:2000、等高距为 2m 的地形图上,要求从 A 到 B 以 5% 的坡度选定一条最短的路线,则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应为 ( )。
A、20mm
B、25mm
C、10mm
D、5mm
答案:A

 

174、在 1:1000 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 1m, 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 A、B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 0.01m, 则 A、B 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
A、0.01
B、0.05
C、0.1
D、0.2
答案:C

 

175、在比例尺为 1:5000 的地形图上,量取某直线长度为 16mm, 两端点的高差为 4m, 则该直线的坡度为 ( )。
A、0.01
B、0.04
C、0.05
D、0.08
答案:C

 

176、1:5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
A、5 m
B、0.1 mm
C、5 cm
D、50 cm
答案:D

 

177、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 )。
A、等高线平距
B、等高距
C、基本等高距
D、等高线间隔
答案:B

 

178、某地图的比例尺为 1:1000, 则图上 6.82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 ) 。
A、6.82 米
B、68.2 米
C、682 米
D、6.82 厘米
答案:B

 

179、图上等高线注记高程,中心高程大,说明此地貌为 ( )。
A、盆地
B、山地
C、山谷
D、洼地
答案:B

 

180、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 ( )。
A、等高距
B、高程
C、设计高程
D、等高线平距
答案:A

 

181、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 )。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斜距
答案:A

 

182、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 ( ) 之比,再乘以 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高程与其平距
答案:A

 

183、在同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 )。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责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小则坡度小
答案:A

 

184、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 b, 测图比例尺为 1:M, 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 ( )。
A、b 与 M 无关
B、b 与 M 成正比
C、b 与 M 成反比
D、b 与 M 成平方比
答案:B

 

18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3cm, 对于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 )。
A、15m
B、20m
C、30m
D、50m
答案:A

 

186、若地形点在图纸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3cm, 对于比例尺为 1:500 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距离的最大距离为 ( )。
A、15m
B、20m
C、30m
D、40m
答案:A

 

187、下述最接近地形图概念的描述是 ( )。
A、由专门符号表示地球表面并缩小在平面的图件
B、根据一定的投影法则表示的图件
C、经过综合表示的图件
D、表示高程及平面位臵的图件
答案:A

 

188、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大小与坡度无关
答案:A

 

18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规定,地形图等高 (深) 线的插求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在隐蔽或施工测量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至规范规定数值的 ( )。
A、0.2
B、0.3
C、0.4
D、0.5
答案:D

 

190、当控制区范围较小,一般半径不大于 ( ) 的小区域测图,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A、5km
B、10km
C、15km
D、20km
答案:B

 

191、一幅 50cm×50cm 图幅满幅图所测的实地面积为 1 平方公里,则该图测图比例尺 (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答案:B

 

192、相当于图上 ( ) 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A、0.1m
B、0.1cm
C、0.1mm
D、0.01mm
答案:C

 

193、对等高线特性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等高线上,两点间的高差不为零
B、在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不相等
C、在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均相等
D、等高线不是闭合的曲线
答案:C

 

194、下列不属于地形图图式符号的是 ( )。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等高线注记符号
D、测图比例尺
答案:D

 

195、在比例尺为 1:2000, 等高距为 2m 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 i=5%, 从坡脚 A 到坡顶 B 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 )。
A、10mm
B、20mm
C、25mm
D、35mm
答案:B

 

196、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符号是 ( )。
A、比例符号
B、等高线
C、非比例符号
D、高程注记
答案:B

 

197、地形图上加粗的等高线称为 ( )。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
答案:B

 

198、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不包括 ( )。
A、人的原因
B、仪器原因
C、外界条件原因
D、观测方法
答案:D

 

199、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 AB 长度是 3.5cm, 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 17.5m, 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
A、1/5000
B、1/2000
C、1/100
D、1/500
答案:D

 

200、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相似,判断的方法是 ( )。
A、以等高线的稀疏程度为标准判断
B、按凸向地性线的高低来判断
C、以等高距为标准判断
D、以等高线平距为标准判断
答案:B

 

201、下列不属于地形图基本应用的内容是 ( )。
A、确定某点坐标
B、确定某点高程
C、确定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D、确定土地的权属
答案:D

 

202、中误差是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 ( )。
A、平方根
B、立方根
C、平方
D、立方
答案:A

 

203、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的规律
B、尺长误差和温度对尺长的影响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改正并加以消除或减弱
C、在经纬仪测角中,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值取中数的方法来消除视准轴误差
D、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只能采用对仪器进行精确校正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
答案:C

 

204、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D、相对误差
答案:A

 

205、等精度观测是指 ( ) 的观测。
A、允许误差相同
B、系统误差相同
C、观测条件相同
D、偶然误差相同
答案:C

 

206、真误差为 ( ) 与真值之差。
A、改正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误差
D、观测值
答案:D

 

207、容许误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 ( ) 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A、中误差
B、偶然误差
C、相对误差
D、观测值
答案:B

 

208、在观测次数相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大于 ( ) 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实际是不可能出现的。
A、1.0
B、2.0
C、3.0
D、4.0
答案:C

 

209、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比单位观测值中误差缩小根号 n 倍,由此得出结论是 ( )。
A、观测次数越多,精度提高越多
B、观测次数增加可以提高精度,但无限增加效益不高
C、精度提高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D、无限增加次数来提高精度,会带来好处
答案:B

 

210、测量误差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观测结果影响的不同可以分为偶然误差和 ( )。
A、实际误差
B、相对误差
C、真误差
D、系统误差
答案:D

 

二、判断题

 

1、( ) 光电测距仪在不使用仪器时应关闭电源,仪器长时间不用时,电池应充满电放在仪器上。
答案:错误

 

2、( ) 国产 DS0.5 精密水准仪的水准器分化值大。
答案:正确

 

3、( ) 经纬仪等仪器的三防两护是防潮、防晒、防震,保护目镜和棱镜。
答案:错误

 

4、( ) 测距仪的加常数包含仪器加常数和反射镜加常数,当测距仪和反射镜构成定的一套设备后,其加常数可以测出。
答案:正确

 

5、( ) 一般用于大地测量领域的微波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多用于远程测距,测程可达数千米。
答案:正确

 

6、( ) 精密水准测量中,水准仪 i 角的存在对高差的影响可以通过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减弱。
答案:正确

 

7、( ) 精密水准尺通常有左右两排分划线,分别叫做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
答案:正确

 

8、( ) 光学对中器属于水准仪的基本组件之一。
答案:错误

 

9、( ) DJ2 经纬仪的半测回归零差为 2 秒。
答案:错误

 

10、( ) 四等水准测量按照国家规范规定:采用仪器等级不低于 DS3 级,视距长度不大于 100m, 前后视距差不大于 3m, 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 5mm。
答案:错误

 

11、( )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导线全长闭合差按照反符号的原则分配。
答案:错误

 

12、( ) 闭合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过程中,最后推算出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应与原有的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是否有误。
答案:错误

 

13、( ) 基平测量即道路中线里程桩高程的测量。
答案:错误

 

14、( ) 公路中线测量中,线路交点 JD 一定在道路路幅范围内。
答案:错误

 

15、( ) 地形图测绘中的碎部点即为控制点。
答案:错误

 

16、( ) 等高距是指两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答案:错误

 

17、( ) 通过地形图的图外标记可以了解地形图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幅范围等。
答案:错误

 

18、( ) 按照比例尺大小可以将地形图分为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和小比例尺地形图。
答案:正确

 

19、( ) 地球表面上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物体称为地物,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
答案:正确

 

20、( ) 图根控制网中的控制点称为图根点。
答案:正确

 

21、( )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以及导线定向。
答案:正确

 

22、( ) 大气水平折光的影响是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
答案:错误

 

23、() DJ2 级光学经纬仪中的 “2” 是指我国第二代光学经纬仪。
答案:错误

 

24、( ) 任何一个静止的水面都可以称为水准面。
答案:正确

 

25、( ) 单一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线水准路线。
答案:错误

 

26、( ) 水准测量中,视差不能通过调节仪器的光学部件所消除。
答案:错误

 

27、( ) 在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赤道的投影也为一直线。
答案:正确

 

28、( ) 水平角观测中,测回法通常有归零差、2C 误差和测回误差。
答案:错误

 

29、( ) 直线定向即直线定线,两者是一回事。
答案:错误

 

30、( ) 极坐标法是通过在控制点上测设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来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答案:正确

 

31、( ) 极坐标法适用于场地平坦,量距方便,且控制点离待测定点距离不超过一整尺长的地区。
答案:错误

 

32、( ) 地下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管道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答案:正确

 

33、( ) 丈量距离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答案:错误

 

34、( ) 视距测量所用的仪器和工具为经纬仪和水准仪。
答案:错误

 

35、( ) 钢尺量距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尺直接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正确

 

36、( ) 水准测量中,改变仪器高度 10CM 以上两次高差差值容许值不超过 5mm, 取两次高差平均值作为该测站高差的最后结果,否则应重测。
答案:正确

 

37、( )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答案:错误

 

38、( ) 中误差等于真误差。
答案:错误

 

39、( ) DS0.5 型水准仪中的 0.5 是指该仪器水准测量时每公里往返测得的高差中数的的偶然中误差值。
答案:正确

 

40、( ) 四等级国家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最高,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构成全国基本平面控制网。
答案:错误

 

41、( ) 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可以消除或减少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误差的影响。
答案:错误

 

42、( ) 常用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方法有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
答案:错误

 

43、( ) 极坐标法放样的原理是坐标正算。
答案:错误

 

44、( ) 已知角顶点并根据一个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个边的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角等于已知水平角的角值。
答案:正确

 

45、( )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按照设计精度要求,通过测量手段将建筑物的特征点、线、面等标定高时低工作面上,为施工提供正确位置,指导施工。
答案:正确

 

46、( ) 三等水准测量中,视线高度要求三丝能读数。
答案:正确

 

47、( )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采用的双面水准尺的黑尺面和红尺面的尺端标记,通常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

 

48、( ) 导线点与国家三角点进行联测,可以取得导线坐标计算起算数据,以使所测导线点与国家三角点形成一个整体,也可检查导线测量的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答案:正确

 

49、( ) 在测量中常要求在观测值中不容许存在较大的误差,故常以 3-5 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称之为容许误差。
答案:错误

 

50、( ) 平面点位测设极坐标法的测设数据包括角度和距离。
答案:正确

 

51、( ) 平面点位测设交会法中的交汇角的范围为 30 度到 150 度之间。
答案:正确

 

52、( ) 地下管线工程测量必须在回填前,测量出起、止点,窨井的坐标和管顶标高,并根据测量资料编绘竣工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答案:正确

 

53、( ) 进行野外测量工作,在野外使用仪器时,无需撑伞防晒,只要防止雨淋。
答案:正确

 

54、( ) 为导线测量选择的测量路线称为导线。
答案:正确

 

55、( ) 平面施工控制网精度确定的方法有公式估算法和程序估算法。
答案:正确

 

56、( ) 平面施工控制网选点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望远镜、小平板、测图器具、花杆、通讯工具和清除障碍的工具、设计好的网图和有用的地形图等。
答案:正确

 

57、( ) 平面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具有计算简单、使用方便、放样迅速的优点。
答案:正确

 

58、( ) 根据建筑方格网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的距离要求误差 £1/1000。
答案:错误

 

59、( )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其中南北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答案:正确

 

60、( ) 在地心大地坐标系中,大地经度指的是将地球表面点投射到地球椭球体上,投影点法线方向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答案:错误

 

61、( ) 在地心大地坐标系中,通过地面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所夹的二面角称为该点的大地纬度。
答案:错误

 

62、( ) 1985 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0 米。
答案:错误

63、( ) 在半径为 10km 范围内进行距离的测量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答案:正确

 

64、( ) 水准仪只可以用来测量高差。
答案:错误

 

65、( ) 数字地形图与传统纸质地形图相比成果更新较方便,应用领域较广。
答案:正确

 

66、( ) CASS 绘图系统绘制等高线按照建立 DTM、数据准备与录入、等高线修饰与标注、绘制等高线的操作步骤。
答案:错误

 

67、( ) 使用 Excel 创建图表的前提是选定相应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
答案:正确

 

68、( ) 工程测量的区域类型宜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域。
答案:错误

 

69、( ) E 级 GNSS 测量可用于中小城市、城镇以及测图、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
答案:正确

 

70、( ) 全站仪光电测距的光波发射接收系统的光轴和望远镜的视准轴同轴。
答案:错误

 

1、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 )。
A、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B、在水准尺上的估读误差
C、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D、仪器和水准尺的下沉误差
E、水准管灵敏度较低的误差
答案:ABCD

 

2、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观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地面松软和大风影响仪器的稳定
B、日照和温度影响水准管气泡的居中
C、大气层受地面辐射热的影响会引起照准误差
D、日照、温度、大风对角度观测没有影响
E、采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时,可以选择阴天或空气清晰度好的晴天进行观测,以便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答案:ABCE

 

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低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B、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非装配式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C、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D、道路工程的测设精度小于桥梁工程的测设精度
E、民用建筑物的测设精度小于工业建筑物的测设精度
答案:ACDE

 

4、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时,要先设置( ),然后便可在坐标测量模式下通过已知站点测量出未知点的三维坐标。
A、测站点坐标
B、测站仪器高
C、棱镜高
D、前视方位角
E、后视方位角
答案:ABCE

 

5、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 ( )。
A、鲜明的行业性
B、利益相关性
C、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D、应用效果上的不确定性
E、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答案:ABC

 

6、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业精神要求从业者必须 ( )。
A、公私分明
B、坚守工作岗位
C、提高职业技能
D、强化职业责任
E、牺牲自己的自由
答案:BCD

 

7、北京地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 39°54′,东经 116°28″。按高斯六度带投影,该地区所在第 () 投影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
A、20
B、117°
C、19
D、115°
E、120
答案:AB

 

8、测设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 ( )。
A、测设水平角
B、测设水平距离
C、测设方位角
D、测设高程
E、测设磁方位角
答案:ABD

 

9、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 )。
A、由整体到局部
B、先测角后量距
C、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D、先控制后碎部
E、先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后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答案:ACD

 

10、关于城市坐标系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可按照国家统一坐标系的要求,建设与国家坐标系相统一的城市大比例尺坐标系
B、城市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一致,有利于控制点等测绘资料的使用
C、城市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统统一后,各地区地形图、地籍图的拼接和使用上将非常方便
D、同时各地方根据自身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自行建立一套满足地方需求的地方独立坐标系
E、地方独立坐标系精度要能够满足城镇地籍测量的要求
答案:ABCDE

 

11、在水准测量时,下列属于测量员应遵守的要点有 ( )。
A、应力求前、后的视线等长
B、不准用手扶在仪器或者脚架上,也不准两脚跨在一支脚架腿上观测
C、搬动仪器时,无论距离远近,无论地面是否平坦,均不允许用手握住仪器下部的基座或脚架
D、立尺要放尺垫,立尺必须力求竖直,不得前后、左右歪斜
E、用单面尺时,立尺人要经常检查尺子接头的卡口是否卡好,防止上节单面下滑
答案:ABDE

 

12、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 ( )。
A、2C 误差
B、估读误差
C、指标差
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E、对中误差
答案:AC

 

13、平板仪的安置包括 ( )。
A、对中
B、整平
C、度盘归零
D、定向
E、标定图版北方向
答案:ABD

 

14、常规的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 ( )。
A、导线测量
B、三角测量
C、GPS 控制测量
D、角度测量
E、水准测量
答案:ABC

 

15、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 ( )。
A、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
B、在水准尺上的估读误差
C、水准尺竖立不直的误差
D、仪器和尺子沉降的影响
E、水准管灵敏度较低的误差
答案:ABCD

 

16、下列测量仪器可以用来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有 ( )。
A、DS3 水准仪
B、经纬仪
C、全站仪
D、双面塔尺
E、尺垫
答案:ADE

 

17、关于施工测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施工测量须遵循 “先控制后碎部,先整体后局部” 的原则
B、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C、同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其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D、对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工业建筑的测量精度要求高于民用建筑
E、道路工程的精度要求高于桥梁工程
答案:ABCD

 

18、水平角放样的方法有 ( )。
A、正倒镜分中法
B、多测回修正法
C、极坐标法
D、三角高程法
E、直角坐标法
答案:AB

 

19、建筑物上部结构从变形测量角度讲,主要内容包括 ( )。
A、倾斜观测
B、位移观测
C、裂缝观测
D、挠度观测
E、水平角观测
答案:ABCD

 

20、下列关于变形观测工作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设置固定的置镜点和立尺点,保证往、返测和复测采用同一线路
B、使用固定仪器和标尺
C、仪器到标尺的距离不得超过 50m
D、每次进出廊道观测前后,仪器和标尺都要凉置半小时后再进行观测
E、在廊道内观测使用手电筒照明
答案:ABDE

 

21、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如 ( )、雨裂等,应按图示中标准符号表示。
A、悬崖
B、峭壁
C、土堆
D、冲沟
E、河渠
答案:ABCD

 

22、下列属于量测地形图图形面积的方法的有 ( )。
A、坐标计算法
B、透明方格纸法
C、平行线法
D、极坐标法
E、求积仪法
答案:ABCE

 

23、全站仪由 ( ) 组成。
A、光电测距仪
B、电子经纬仪
C、多媒体电脑数据处理系统
D、高精度的光学仪器
E、电脑
答案:AB

 

24、下列选项属于精密水准仪的使用要点的有 ( )。
A、水准仪水准尺应定期检校,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仪器造成的误差
B、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累计视距差和仪器高都应符合观测等级的要求
C、仪器应安稳精平,水准尺应利用水准气泡保持竖直
D、立尺点(尺垫、观测站点、沉降观测点)应有良好的稳定性,防止点位变化
E、应了解水准尺尺面分化特点和注字顺序
答案:BCDE

 

25、测量误差按照性质可以分为 (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系统错误
D、微观误差
E、偶然错误
答案:AB

 

26、系统误差的特性包括 ( )。
A、误差的绝对值为一常量,它按一确定的规律变化
B、误差的绝对值为一变量,它按一确定的规律变化
C、误差的正负号保持不变
D、误差的正负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
E、误差的绝对值随着单一观测值的倍数而累积
答案:ACE

 

27、下列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导线边长的有 ( )。
A、水准测量法
B、电磁波测距
C、钢尺量距
D、视距测量法
E、罗盘仪法
答案:BC

 

28、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基本要求是 ( )。
A、尺子要拉平
B、标杆要立直
C、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D、分段丈量
E、定线要直
答案:ABCE

 

29、施工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
A、熟悉图纸
B、了解现场情况
C、了解施工方案和进度安排
D、制定可行的施测计划
E、健全测量人员组织
答案:ABCDE

 

30、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布设应满足的要求有 ( )。
A、水准点数目不宜少于 3 个
B、水准点应埋设在建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及受震动影响范围以外的安全地点
C、水准点应接近观测点,距离不应大于 100 米,以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
D、离开铁路、公路、地下管线和滑坡地带至少要 5m
E、防止冰冻的影响。水准点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以下 0.5m
答案:ABCDE

 

31、下列选项中,( ) 属于观测误差。
A、对中误差
B、目标偏心误差
C、照准误差
D、读数误差
E、视准轴误差
答案:ABCD

 

32、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应包括 ( ) 检核。
A、前后视距差
B、视距累积差
C、红黑面中丝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高差闭合差
答案:ABCD

 

33、在水准测量中,由于仪器产生的误差包括 ( )。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引起的
B、水准尺分划不精确
C、水准尺底部磨损
D、水准尺没有直立
E、水准管气泡没有居中
答案:ABC

 

34、测站校核常用的方法是 ( )。
A、双面尺法
B、双仪高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附合测法
答案:AB

 

35、微倾式水准仪由 ( ) 组成。
A、望远镜
B、水准器
C、照准部
D、基座
E、三角架
答案:CDE

 

36、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不同分为 ( )。
A、水准测量
B、闭合路线水准测量
C、附合路线水准测量
D、三角高程测量
E、气压高程测量
答案:ADE

 

37、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下列属于观测者的原因引起误差的有 ( )。
A、读数误差
B、尺垫下沉
C、仪器下沉
D、视差
E、水准尺倾斜
答案:ADE

 

38、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下列属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误差的是 ( )。
A、尺垫下沉误差
B、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
C、视差
D、温度的变化引起的误差
E、仪器下沉误差
答案:ABDE

 

39、在水准测量中,测量员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应力求前后视线等长
B、不准用手扶在仪器或脚架上,也不准两脚跨在一支脚架腿上观测
C、搬动仪器时无论迁移的距离远近,无论地面是否平坦,均不允许用手握住仪器的下部的基座或脚架
D、转点要先放尺垫,立尺必须力求竖直,不得前后左右歪斜
E、用塔尺时立尺人要经常检查尺子接头的卡口是否卡好,防止上节下滑
答案:ABDE

 

40、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 )。
A、永久性水准点
B、临时性水准点
C、已知水准点
D、待定水准点
E、附合水准点
答案:AB

 

41、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等外水准路线
E、四等水准路线
答案:ABC

 

42、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业观测数据必须直接填写在记录手簿上,不准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B、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的项目不得空白
C、禁止擦拭、涂改和挖补数据,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D、禁止连环更改,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E、水准测量中得厘米位和毫米位可以修改
答案:ABCD

 

43、水准测量时,记录必须按照以下要求 ( )。
A、记录者应记完每一数后,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B、简单的计算及必要的校核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C、高差计算 “±” 可以不写
D、记录数字有错误可以涂改
E、成果计算可以放在测量结束后完成
答案:BE

 

44、保证四等水准测量质量的具体措施包括 ( )。
A、明确建立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事先有详尽计划,防止随意性
B、对仪器、工具进行全面检校
C、观测资料字迹清楚、填写齐全,涂改时要科学规范,确保真实、可靠,只有各项限差都合限,转抄整齐符合的资料,才能用于计算成果
D、闭合差是精度评定的依据,优良成果应在限差 1/4 之内。对超限成果应经分析后重测,最后做出技术小结和评价
E、测量路线长度应不超过 16km
答案:ABE

 

45、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 )。
A、操作简便
B、圆水准器泡居中后,能自动补偿
C、提高观测速度
D、有效减弱外界环境的影响
E、能大幅度提高观测精度
答案:ABCD

 

46、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说明 ( )。
A、其分划值越小
B、灵敏度越高
C、分划值越大
D、灵敏度低
E、测量精度越高
答案:ABE

 

47、四等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包括 ( ) 几项。
A、对记录、计算的复核
B、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C、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D、高差闭合差的均等分配
E、高程计算
答案:ABCE

 

48、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E、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答案:ADE

 

49、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A、水准管轴 LL
B、视准轴 CC
C、圆水准器轴 L′L′
D、仪器的横轴 HH
E、仪器的竖轴 VV
答案:ABCE

 

50、关于 DSZ3 水准仪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配合双面尺,可以用于三等水准测量
B、下标数字 3 表示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不超过 3mm
C、字母 Z 表示自动
D、DSZ3 水准仪没有管水准器,不需要精平
E、DSZ3 水准仪观测精度高于微倾式 S3 水准仪
答案:ABCD

 

51、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水准测量精度优于其他高程测量方法
B、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必须能提供水平视线
C、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首选方法
D、水准测量精度较高要求时,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
E、S3 水准仪,可用于二等水准测量
答案:ABCD

 

52、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
A、闭合水准路线
B、四等水准路线
C、附合水准路线
D、等外水准路线
E、支水准路线
答案:ACE

 

53、水准测量成果校核的方法有 ( )。
A、双面尺法
B、附合测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双仪器高法
答案:BCD

 

54、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 )。
A、计算有序
B、4 舍 5 入、偶进奇不进
C、步步校核
D、预估结果
E、4 舍 5 入、奇进偶舍
答案:ACE

 

55、下列关于水准测量手簿观测数据的修改,说法错误的有 ( )。
A、米、分米位数据不得连环涂改
B、厘米、毫米位数据可以划改
C、记错的数据不允许划改
D、记错的数据可以用橡皮修改
E、厘米、毫米位数据不得划改,若有错误应整站重测
答案:BCD

 

56、水准点宜设置在下列地点 ( )。
A、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上
B、地面坚实稳固之处
C、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便于观测之处
D、地势低湿、易于淹没之处
E、比较隐蔽、便于保护、不易被损坏之处
答案:ABCE

 

57、水准点宜设置在下列地点 ( )。
A、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上
B、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便于观测之处
C、地势低湿、易于淹没之处
D、地面坚实稳固之处
E、刚施工完成的高层建筑底层的轴线点上
答案:ABD

 

58、在施工水准测量中,常需要使用塔尺进行观测,关于塔尺使用正确的是 ( )。
A、塔尺一般由三节尺身套接而成
B、塔尺主要的优点是携带方便
C、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施工测量可以使用塔尺进行观测
D、塔尺可用于四等水准测量
E、塔尺的读数可读至毫米位
答案:ABCE

 

59、以下属于光学经纬仪照准部构件的是 ( )。
A、望远镜
B、水平制动螺旋
C、水平微动螺旋
D、脚螺旋
E、度盘变换手轮
答案:ABC

 

60、目前常见的角度测量仪器,其对中的方法有 ( )。
A、垂球对中
B、光学对中器对中
C、强制对中
D、激光对中
E、脚螺旋对中
答案:ABCD

 

61、测回法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角值取平均作为一测回角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或减弱的误差包括 ( )。
A、照准部偏心误差
B、横轴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竖轴误差
E、目标偏心误差
答案:ABC

 

62、测回法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角值取平均作为一测回角值,这一操作不能消除或减弱的误差包括 ( )。
A、横轴误差
B、度盘刻划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竖轴误差
E、仪器对中误差
答案:BDE

 

63、经纬仪可以测量 ( )。
A、磁方位角
B、水平角
C、真方位角
D、竖直角
E、象限角
答案:BD

 

64、下列普通光学经纬仪主要轴线需满足的几何条件中,属于正确的的几何条件有 ( )。
A、照准部的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B、视准轴应平行于水准管轴
C、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D、竖盘指标差应为 90°
E、圆水准轴应垂直于竖轴
答案:AC

 

65、经纬仪水平角观测需注意的事项是 ( )。
A、仪器脚架踩实、高度适宜、连接牢固
B、精确对中与整平
C、照准标志竖直
D、记录清楚,不得涂改,有误立即重测
E、n 个测回观测水平角时,各测回间应变换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360°/n
答案:ABCD

 

66、垂直角观测的步骤是 ( )。
A、观测前应看清竖盘注记形式,定垂直角计算公式
B、对中、整平经纬仪,量取仪器高并记录
C、盘左位置瞄准目标,对准标尺确定目标高处,务必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后读数
D、盘右观测方法同 C
E、读个测回观测垂直角时,各测回间变换垂直度盘起始位置再观测
答案:ABCD

 

67、下列关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说法正确的有 ( )。
A、测回法适合于两个方向的单角观测
B、当竖盘位置位于望远镜左侧时,称为盘左状态,也称正镜
C、当竖盘位置位于望远镜右侧时,称为盘右状态,也称倒镜
D、盘右位置观测称为上半测回
E、盘左位置观测称为下半测回
答案:ABC

 

68、以下关于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仪器高度应与观测者的身高相适应
B、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扶三脚架
C、照准标志要竖直,瞄准目标时尽量照准目标中部
D、水平角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整照准部水准管
E、应边观测、边记录、边计算,发现错误立即重测
答案:ABDE

 

69、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对于照准部旋转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
A、盘左顺时针旋转
B、盘右逆时针旋转
C、盘左逆时针旋转
D、盘右顺时针旋转
E、任意旋转
答案:AB

 

70、采用 DJ2 经纬仪进行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测站的限差要求有 ( )。
A、半测回归零差
B、2C 值
C、2C 互差
D、测回互差
E、指标差
答案:ACD